相信许多家长自身就有体会,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直到进入职场,才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喜欢专业带给我们的工作,是否合适这一份工作。甚至有人会想如果当初有人给我们做一套系统化的梳理和规划未来职业道路,可能职场之路就不会出现那么的“弯路”。所以我们也不会愿意看见我们的孩子再去“重蹈覆辙”!
其实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优,课外活动样样行,希望他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以而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学习班、补课班等各种班,考各式各样的技能证书。
你为他铺好了路,孩子也在你的期望中成为了“你想让他成为的样子”,这就是“规划”吗?并不是,也许他会顺从你,但他也会越来越痛苦,越来越压抑,到最后受不了了,终于在某一次重大的选择面前爆发,不顾一切地坚持了自己的要求,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也要坚持自己的偏执——恰好这次选择又是真正的大错特错。
何苦呢?何必呢?我们早一点让孩子学会自己去规划,早一点获得识破陷阱和诱惑的能力,早一点变得比你更会思考更有智慧,也许就不会有最后都不愿提起的结局。那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帮助他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加“容易”一点呢?
只需要三点“找方向,看优势,早准备”。
1、找方向
创业者经常说:只要找准方向,就一定能成。职业规划也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象马云当初一样“逆风飞扬”,一定是找准了方向才能“自由飞翔”呀!在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刚刚起步的时候,优秀的毕业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十几年过去了,在“BAT”的早就已经身家过亿、过千万的比比皆是。当淘宝、京东和快递物流刚刚起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电商零售会在10多年后震惊了全世界,谁也不知道物流会解决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谁也意料不到顺丰以及“四通一达”的迅速崛起!
在微信开始起步时,我们都没曾想过微信会一统手机软件应用的天下。特别是在最开始做微信公众号的人,现在基本都是百万粉丝在手,自己的副业也因为这些粉丝获得越来越多的曝光量,现已赚的“盆满钵盈”。
所以啊,一定要对方向,但方向该怎么找呢?这个需要智慧、需要判断力、需要一眼万年的洞察力,当然也需要一点勇气和运气。换到我们这里,我们就要逐渐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比如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这个事怎么做?”,还要花更多时间来考虑“为什么做这个事?”。其实这就是个思维习惯,必须要培养孩子慢慢的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长期锻炼,慢慢的各方面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才会提升,人生视野和格局才会提升,看待事情的方法论也会不一样,也就更加容易找到方口了。
2、看优势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在性格上缺陷的地方,很少能被纠正过来,许多儿时的秉性也没有变,内向的在长大后还是内向,不善言辞的长大以后还是不善言辞,而我们为了“改变性格上的小缺陷”花的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似乎都没有任何意义。而孩子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可能让他发挥出优势,发挥特长,在擅长的事情上做到极致,那么许多缺点就不再重要了,别人也就看不见了。
因为只有在优势上死磕,并且不断死磕,水滴石穿,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成就。比如周星驰不通人情世故、不善言辞,但他是大师级别的喜剧之王,电影票房次次打破纪录,他不需要变得“八面玲珑”或“面面俱到”。
孩子有什么缺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具备什么样的优势,以及他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也不难,多尝试、多折腾,找到他喜欢并且感兴趣的,自然也就很快会找到了。他擅长说,那就拼命说,有一天会变成演讲大师;他擅长写,那就拼命写,有一天会变成一流作者。
3、早准备
如果孩子找到“方向”,然后又觉得某个“优势”可以匹配得上这个机会,那就得早早准备,计划出一套可实行的方法论,一定要果断放弃那些对实现目标毫无意义的行动。有得必有失,有取必有舍,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什么都想做,最后只能是什么都做不好。举个例子来讲,如果孩子认准了“自媒体”这个行业,估计这个行业可能在风口上,估计在未来的几年会不断的扩张扩大,而他又擅长写字,文字表达能力强,对于新闻热点都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说法。